本网重庆讯:重庆市应急管理局3月18日称,据重庆市气象台预计,受低槽及冷空气影响,预计 19 日夜间到22 日白天,重庆市自北向南将出现一次特强降温和降雨天气过程, 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阵性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20日凌晨到夜间为降雨和强对流主要时段,东北部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过程累计雨量东北部地区30~70毫米,局地 120毫米,其余地区5~30毫米,局地 60 毫米;最大小时雨量 30~50 毫米。受强冷空气影响,各地日平均气温将下降10~12℃,局地14℃,22日早晨大部地区气温将降至 10~14℃。
一、暴雨灾害风险区
1.较高风险区:开州区、云阳县、巫溪县、奉节县、巫山县。
2.有一定风险区:万州区、梁平区、城口县、忠县、石柱县。
二、地质灾害风险区
1.高风险区:开州区、云阳县、奉节县、巫溪县。
2.较高风险区:万州区、梁平区、城口县、巫山县、石柱县、彭水县。
3.有一定风险区:北碚区、渝北区、长寿区、合川区、铜梁区、潼南区、武隆区、丰都县、忠县、垫江县、黔江区、秀山县、酉阳县。
三、工作要求 加强值班值守,做好防范应对。各区县(自治县,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以下统称区县)、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根据暴雨和地质灾害风险分析,严格执行应急值班制度,加强值班力量和值班设施设备配备,严禁擅离职守,确保人 在岗、心在岗、状态在岗,认真做好本轮强降雨天气过程防范应对工作。
加强监测预警,加密会商研判。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与气象、水利、规划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气象预报与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相结合,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和雨情、水情、汛情的发展变化,对降雨强度、影响区域及汛情趋势等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警并将预警信息通知辖区内群众和行业应急责任人,提醒及早做好防灾避险准备工作。各区县和相关部门要视情况组织做好会商研判,主动把握降雨趋势,开展常态化会商,必要时开展动态化会商研判,部署对策措施。
加强巡查排查,做好防灾救灾。针对本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有序开展排查、巡查、核查,细化实化应对措施,盯紧重点区域(如三峡库区,高陡峡谷、“V”字型冲沟、顺层斜坡地带,农村削坡建房区域)、重点工程(如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交通、水利在建工程)、重点人群,特别是城乡低洼地带、山洪灾害危险区、防洪薄弱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旅游景区以及人口密集区等重点区域,明确专人巡查,明确转移避险工作方案和应急抢险措施,发现隐患立即处置,果断撤离受威胁人员。强降雨区域在建的涉水工程要停产停工,落实应急避险措施并做好巡查值守。对防雷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或采取应急措施,避免重特大雷电灾害发生。要加强在田农经作物田间管理,尤其是蔬菜大棚等设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要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各项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加强应急准备,做好信息报送。各区县要核查应急转移安置避险区域、路线及通讯设备等,提前做好灾害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各项准备。各级救援队伍要保持警惕,进入应急救援状态。一旦出现灾险情,要及时组织救援队伍,及时处置灾险情,妥善安置群众,必要时调度物资、队伍支援抢险救灾,并及时上报灾险情及抢险救灾工作情况。(刘广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