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作为“排雷兵”为群众和病人进行新冠核酸筛查及抗体检测,及时发现阳性患者,为疫情期间人员的流动管控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守护好市民们的“绿码”,承担起了检测新冠核酸标本和分析核酸检测检验结果的重任。检验人用自己的双手为核酸检测保驾护航,通过提前预判、合理安排、总结提高,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全部核酸检测任务。
2021年11月2日,重庆繁忙而平静的一天被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疫情就是命令,检验科全体同志立即行动起来。获悉疫情后的第一时间,全科召开紧急会议,进行物资筹备、流程梳理、预案修改,在短时间内做好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准备工作。11月2日当晚,核酸标本量激增,核酸组面临巨大压力。在这关键时刻,党员同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提出增援,站在了防疫第一线。按照科室制定的预案,核酸人员每6人1组,党员同志作为各组的组长,6小时换一次班。但11月3日白天,陈华剑同志带领的核酸组因为标本量太大,从早上8点进去一直做到下午5点才出来。他们忘记了疲惫,忘记了饥饿,只为让群众早点拿到核酸报告,放下心中疑虑。他们没有叫苦叫难,没有抱怨,因为在这两年不间断的疫情中,他们已经练就了一身“真功夫”。
在这次疫情中,检验科所有同志不分昼夜的辛勤工作,为的就是能快速排查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党员同志更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连续奋战、主动加班,保证检测工作的无缝衔接,确保为临床患者第一时间救治提供快速核酸检测报告。作为重庆市渝中区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的定点医院之一,我们检验科出具核酸报告检测时间平均在6-10小时,被抖音等自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公认为全市主城区出核酸报告最快、服务最便捷、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医院。
通过提前预判、合理安排、总结提高,在日核酸检测为3千余个标本时,检验科全科同志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全部核酸检测任务。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真正内涵,最终取得了“重庆新冠疫情”保卫战的胜利。
这些只是检验科党支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的一部分,它只是开始,并不会结束,这个理念将一直伴随我们左右。我们将始终时刻牢记人民公仆的身份,将为人民服务撰写在思想里、践行到行动上, 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以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向往,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为民服务”是检验科“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与医联体单位临床沟通、参与临床会诊、到患者家里进行病原学采样、为全院护士开展标本采集相关培训、为门诊病人取号方便,连夜更改取号系统位置;宣传“防艾、抗艾”知识。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也点点滴滴凝结着我们贴近临床、服务群众的初心。
科室介绍: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成立于1950年,历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临床检验实验室。下设地区临床生化暨临床免疫、临床检验(门急诊)、临床微生物和临床分子诊断学检验等4个亚专业。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0余名,其中主任技师1名,副主任技师7名,医学博士5名,医学硕士10名。
科室拥有国内外一流的检验设备,如全自动贝克曼生化分析流水线、全自动流水线、全自动精液分析仪、日立生化分析仪、毅新博创飞行时间质谱平台、迈瑞血液流水线、美国BD流式细胞分析仪、全自动法国STAGO凝血分析仪、法国梅里埃荧光免疫分析仪、法国梅里埃药敏鉴定仪、梅里埃血液细菌生长分析仪以及美国ABI—Q5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等大型医疗设备。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共享平台的支持下,仪器设备充分发挥自动化效能,快速提供精准的检验报告。
2017 年,成为重庆市首批检验结果互认单位,并获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检验专业)基地。2018年通过三甲综合医院第二次复审,同年被评为重庆市“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EQA 优秀单位,并相继成为重庆市检验医学“创新与转化”专科联盟单位及重庆耐药菌感染诊治联盟单位。2020年获批“重庆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021年获批“重庆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培养点”,急诊医学重庆重点实验室核心单位,重庆市医高专“教师实践锻炼流动站”。近3年科室在研省部级课题14项,厅局级项目1项,学科建设项目4项。科室成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SCI论文10余篇,学科带头人参与制定《急诊检验能力建设与规范中国专家共识》,参编书籍《临床精准分子诊断学》和《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与生物安全》等。科室骨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专利转化1项。
学科建设秉承“准确、及时、真实、高效”的质量方针和“以人为本、迅速尽心、持续发展”的服务理念,有效实施和不断完善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优化检验流程,做好临床沟通,做好医患沟通,提升专业水平,为临床和病人提供优质检验服务。
专家介绍:
李维
检验科党支部书记,科主任,主任技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现任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临床实验诊断中心暨检验科主任。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人才,首批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
长期从事临床实验诊断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尤其在分子诊断、血液筛查、感染性疾病的标志物研发和经血传播疾病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先后担任重庆市卫健委系统专业技术(医学检验专业)高评委、重庆市医学会第七届检验专委会副主委、重庆市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副主委、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第一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专委会临床微生物学组副主委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国输血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重庆医学»等杂志的审稿专家。
2014年作为”重庆市首批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项目的高级访问学者到德国莱比锡大学医院访学1年。2019年获批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工作室并授牌。2019年3月作为人才引进到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以来,带领团队共获得10余项省部级课题资助。2020年带领医院检验科团队获批重庆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先后主持和参与了重庆市科技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科卫联合重点科研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作为主持人的重庆市科技局课题曾获得重庆市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包括SCI、CSCD共计50余篇,参编专业书籍和教科书3部,主持和参与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共计7项。2020年度获得“重庆名医”和“重庆最美检验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