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沙坪坝:“小手术”解决拥堵“大难题”
2023-09-29 07:58:12    作者:裴梓臣      来源:华龙网     

道路由窄变宽,交安设施由少变多,标识标线更清晰细致。在沙坪坝,道路上越来越多的小变化,正逐渐改善着道路行驶环境,也疏导着拥堵的交通。这些小变化就像为道路进行的一场场微改造“小手术”,有效治疗着道路拥堵这一“大难题”。

重庆七中正门口道路改造后由2车道变为4车道。 记者 陈思华 摄
重庆七中正门口道路改造后由2车道变为4车道。 记者 陈思华 摄

找准“病灶” 改造成果有实效

前后车道为双向四车道,重庆七中沙坪坝校区正门口道路却缩减为双向两车道,就像被卡住的脖子,进出口十分狭窄。受此问题影响,重庆七中校门口成为困扰广大车主出行的“堵点”之一。

今年7月,在区住房城乡建委牵头下,沙兴集团公司着手对该路段进行改造。今年9月开学前,经过改造,原先该路段的双向两车道,直接变成了双向四车道,与前后道路保持一致。据交通反馈信息显示,该路段的拥堵率较之前下降了一半以上,变得通畅多了。

“现在大多数时间,这里都是通畅的。”车主季先生家住学林雅园,在每天开车上下班的过程中,对这一变化感觉明显。他告诉记者,以前由于重庆七中门口道路突然变窄,该路段长时间拥堵,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期,拥堵路段更长,为了赶时间,他很多时候不得不选择提前半小时出门,或者选择更远的道路绕行。而今,随着该路段的改造完成,拥堵问题得到极大解决,“虽然还是会有缓行,但是已经算不上拥堵了。”

找准“病灶”,无疑对于解决拥堵问题有着良好的疗效。沙兴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仅今年,该公司就完成文旅七中、重庆七中沙坪坝校区正门、劳动路、思源路等多条主干道交叉路口道路的改造。这些拥堵“病灶”改造完成后,极大改善了周边的出行环境。

对症开“药方” 治疗效果得长效

改是前提,治也同样重要。只有如此,才能确保“疗效”长久。在前期调研和实地勘测的基础上,沙坪坝区还开出了三剂“药方”:优化道路布局、交通信号,增设数字监控设备,加强人员疏导。

在东华医院路口,红绿灯等候线向前延伸,划出了新的待行区域,原先路口保有的调头、右转、直行等多重功能得到有效分流,右转车辆、调头车辆候灯时间极大缩短,也为直行车辆腾出了行驶空间。在重庆七中沙坪坝校区正门口,人行横道线变得更清晰,人行横道线前后还划定等候线,人车各行其道。同时,直行、转向车道进一步明确、互不干扰。在学林雅园小区门口,三岔路口中间的“岛台”取消,车行道更宽大,人行横道点位前移,人车争流现象明显减少。

朱俊丰是沙兴集团公司本次改造项目的负责人,据他介绍,在道路改造完成后,他们还引入交通导向系统,通过指示牌、标线等方式,引导驾驶员选择合适的行驶路线,避免拥堵点,缓解道路压力。同时与交巡警积极联动,利用流量监测等技术手段,对交通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调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拥堵情况。

此外,随着沙坪坝区“冠红岩之名 铸红岩之魂”等一系列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居民文明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车行、人行更规范,越来越多的居民积极响应号召,成为志愿者,在高峰时段疏导交通。沙坪坝区拥堵路段越来越少,车辆越行越顺正逐渐成为常态。

“靶向”治疗 力求治堵不“添堵”

在道路小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沙坪坝区还总结实施了一套施工方式,确保改造工程精准到位,减少对车辆正常通行的影响,实现治堵不“添堵”。

“现在,我们形成了一套‘标准’,并在每次施工过程中不断改进。”朱俊丰介绍说,一是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非高峰期进行施工,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二是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将改造工程分段进行,确保一段施工完毕后,能尽快恢复道路通行,减少交通拥堵时间;三是积极与社区居民、学校和医院进行沟通,提前告知施工时间和影响范围,尽量减少对居民的不便。同时,还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向市民发布出行提示和通知,引导他们选择其他道路,尽量减少施工期间道路压力。接下来,沙兴集团公司将进一步优化道路施工,致力于做到人、车、路、环境各方因素协调一致,为公众提供安全、顺畅的交通环境。

记者 裴梓臣 

责任编辑:李云